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成功举办教师 AI 特训营(第一期)推动 “AI + 设计” 教育深度融合
为深化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教师团队的前沿技术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于近日精心策划并举办 “智创未来・视觉新生” 教师 AI 特训营暨工信部高级工程师认证活动。本次活动以 “赋能教育创新,培育设计人才” 为核心目标,携手行业资深讲师团队,为学院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 AI 技术培训盛宴。

特训营首堂课程由上进教育总经理、AI项目负责人刘雅老师担纲主讲。她以 “AI 优化教育工作流” 为主题,系统拆解了 AI 技术在文档智能处理、教学知识库、教学智能体等办公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刘雅老师结合教育行业特性指出,AI 技术不仅能大幅提升教师日常办公效率,更可在教学管理、科研数据分析、课程体系规划等维度发挥智能辅助作用,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现场演示的 AI 工具实操案例,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到 AI 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潜力。

AI 绘画领域专家朱泽林老师围绕 “技术驱动创意 ——AI 绘画的商业应用范式” 展开分享。他通过广告设计、非遗摄影转绘、文创产品开发、插画创作等多领域实战案例,详细阐释 AI 绘画工具在概念草图生成、市场趋势分析、设计方案优化等环节的应用逻辑。朱老师特别强调,AI 绘画技术并非替代设计师创意,而是通过自动化基础工作释放创作精力,结合大数据洞察提升作品商业竞争力。现场展示的 AI 辅助设计成果令教师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把这些技术手段融入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技术融合能力。

重构创意工作流,探索高效教学实践路径
在创意工作流优化模块,谢灏楷老师以“AI 赋能商业制作 —— 从效率提升到价值创造”为核心,深度解析 AI 工具在批量修图、智能排版、3D 建模优化等重复性任务中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他通过行业真实案例,展示 AI 技术如何帮助设计师聚焦创意核心,实现作品品质与产出效率的双重提升。谢老师 “技术赋能而非替代” 的观点引发教师们的强烈共鸣,现场围绕 “如何将 AI 工作流训练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热烈讨论,为后续课程改革积累了新思路。

本次特训营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教师们积极参与 AI 工具实操体验,并就 “AI 技术与设计教学深度融合”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参训教师一致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技术视野,更获得了将 AI 技术转化为教学创新的实践方法,为推动 “AI + 设计” 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特训营后,参训教师将同步参与工信部 AIGC 应用工程师(高级)认证考核。该认证体系深度结合 AI 技术应用与产业实践标准,通过认证的讲师将进一步充实学院 “双师型” 教师队伍,为后续开展 “AI 技术 + 行业认证” 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专业支撑,助力学校在设计人才培养中实现 “技术能力” 与 “职业认证” 的双重赋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教育的重要力量,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将以此次特训营为起点,持续深化 AI 技术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携手行业优质资源构建 “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反哺产业” 的良性生态,为培养具备 AI 思维的创新型设计人才贡献高校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