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是广州华商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校级一流课程《构成基础》的教学实践成果展示。作为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理念的基础课程,面向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专业,通过"基础理论-产业共建-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设计创作中的视觉感知能力和产业表达能力。
课程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的形式语言与结构,色彩构成中的色彩心理、色彩搭配与空间感知,立体构成中的体积比例、肌理与材质的应用。此外,还会涉及如何将这些构成要素与设计实践中的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在设计中运用形态构成的创新能力。通过构成基础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简单形式到复杂设计的分析、组合与重构过程,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课程不仅打下了设计基础还为后续专业课如设计表达、设计项目实训等课程做了奠定促进学生设计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学生作品
在《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结合,部分作品结合AI技术完美地实现了理论推导转化为实践创作的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下特举办本次教学实践成果展。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全面呈现《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果,体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设计实践的平台,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通过展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维度:完整呈现一流课程建设成果,凸显"基础能力-产业认知-创新思维"递进式培养成效。
产业维度:通过企业参与课程共建、作品联评等环节,形成"基础理论-产业共建-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
学术维度:探索AI技术时代设计基础教育改革路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案例。
展示教学成果: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全面呈现《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果,体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
提升学生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展示的平台,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
促进师生交流:通过展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推动专业发展:展示学院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展览既坚守构成基础课程的本质属性,又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拓展教学边界,彰显新文科建设中设计教育的实践性与前瞻性。
附:宣传海报、部分学生作品
课程组负责人:刘月玲
2025年5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