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首页      新闻与公告      新闻动态      正文

国际特色融合课程《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艺术)》香港实践:数字艺术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025年04月09日 

国际特色融合课程《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艺术)》

香港实践:数字艺术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艺术)》致力于将专业教育与国际特色深度融合。通过引入香港这一中西文化交汇的国际化都市,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探索如何通过信息可视化手法讲述文化故事、传递视觉价值。2025年3月29日至31日,创意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艺术)》国际特色融合课程师生团队,开启了一场跨越3天2晚的香港实践之旅。在张艺欣、刘月玲、李奕霏、祝子由四位老师的带领下,23级四个班的同学们以香港为课堂,以数字艺术为笔,书写了一段文化与科技交织的学习旅程。



第一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数字交互中的文化密码


师生大合照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作为华夏文明与当代科技对话的桥梁,为同学们呈现了信息可视化设计在文化传播中的无限可能。通过AR/VR技术,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了历史文化的动态演绎,理解了如何用交互设计让静态文物“活起来”。展厅中文物脉络的呈现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用信息设计构建复杂知识的可视化叙事。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第二课:香港知专设计学院——设计温度与城市记忆

在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同学们参观了《有温度的存在:广州设计三年展—香港特展》等艺术展。同学们见证了信息可视化如何成为城市记忆的载体,结合影像、装置与数据图表的混合媒介展示,启发学生探索多感官叙事的可能性。

艺术展现场

第三课:香港艺术馆——艺术语言的可视化转译

undefined

香港艺术馆的多元藏品成为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灵感宝库。从宋瓷釉色到岭南画派用色,同学们学习了如何提取传统色彩系统并转化为数字化设计语言。将书法笔触、山水意境转化为动态数据流,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转译路径。通过对艺术馆动线的测绘,同学们掌握了如何用信息设计优化商业空间的用户体验。

香港艺术馆现场


第四课:港澳升学与就业指导——数字艺术人才的职业蓝图

港澳地区升学指导专家蒋老师带来的专项培训课,为同学们打开了全球视野,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升学和就业进行了讲座。

专项培训课现场


汇报展示:数字艺术的香港答卷

回到校园后,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对香港实践活动进行了信息可视化设计作品方案的汇报展示。

方案汇报


课程负责人寄语

当数字艺术遇上香港文化,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炫目,更是文化温度的传递。希望同学们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成为文化传承的创新者、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建造者。

—— 张艺欣老师


展览预告

《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艺术)》课程的学生作品将于近期进行线上展览,敬请期待!



上一条:创意与设计学院2025年三八妇女节教职工座谈会 下一条:全面检查归档材料,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