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肇铭-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广东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讲座教授
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随着全球环境遭受着破坏,“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全球人们的共识。面对全球能源消费激增、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和民众消费价值偏离的现实,设计界逐步开始以“可持续设计”行动给予积极回应。
设计改变生活、设计影响行为,响应国家“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号召,杜教授将可持续理念自觉融入设计实践之中,才能更好地助力地区、国家实现经济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他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形成共识,请大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

讲座的开始,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可持续发展的好处与必要性,以及向我们详细地解释了其内涵。
设计师在可持续发展计划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甚至可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内容。
身为设计师,应当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人类的真正需求。这都是有效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讲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时,杜教授举例了几个例子:分别是可降解麦纤维材质和木材资源的利用等,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位设计师与商家纷纷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可持续发展材料上,设计出了众多更为环保的商品。

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更便捷的生活,设计师们利用自身对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设计出了一个个便捷人们生活的日用品,其中杜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太阳能充电书桌。
这个设计把环保、绿色、便捷做到了很好的结合,设计不失简约美感。
针对行为转向这个问题,杜教授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相关例子——例如格力“每晚只需一度电”、蓝月亮“一泵洗八件”等,利用广告语来暗中鼓励用户的自觉性,从而间接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环保行为。
这些相关的优秀例子十分值得我们去借鉴欣赏学习。

当然,产品的再制造、再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之一。例如关于玻璃瓶的再利用例子——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上有着三栋建筑都是用玻璃瓶建成的,踏出了再制造再利用的一步。
最后杜教授向我们总结了几点,他认为我们要明确好设计的本质,体现设计师的价值,因为设计改变生活的同时,更能影响人的生活方式。